常见损坏原因分析
施工前
如果在装修施工前,对墙面地面基层处理不当,比如墙面基层的灰尘、油污没有清理干净,地面基层不平整,就会导致后续装修材料与基层粘结不牢固,容易出现脱落、开裂等问题。像墙面贴瓷砖,如果基层没处理好,瓷砖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掉下来。
施工中
施工过程中,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者施工工艺不规范,也是墙面地面损坏的重要原因。比如使用质量差的水泥、沙子,或者水泥和沙子的配比不合适,会影响水泥砂浆的强度和粘结性,导致地面起砂、墙面空鼓。另外,在墙面地面施工时,如果工人操作不当,如瓷砖铺贴时没有留够伸缩缝,当地面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时,瓷砖就容易出现裂缝。
施工后
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会对墙面地面造成损坏。比如频繁挪动家具,家具的边角容易刮伤地面;在墙上随意钉钉子、打孔,破坏墙面结构;重物撞击墙面地面,像搬运大件物品时不小心撞到墙面,或者在地面上拖拽重物,都可能导致墙面地面出现破损。
预防措施
门窗贴保护膜
装修后,及时给门窗的边框、玻璃贴上保护膜,这能有效防止在搬运家具、清洁卫生等过程中,不小心刮伤、碰伤门窗周边的墙面。保护膜可以选择透明的 PVC 材质,它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磨性,粘贴和撕下都比较方便,而且不会在墙面上留下胶印。
标注管道位置
在墙面地面施工完成后,用记号笔或贴纸标注出水电管道的位置。这样在后期安装挂件、打孔等操作时,就能避开管道,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管道损坏,引发漏水、漏电等安全问题。比如在卫生间墙面标注出水管位置,安装毛巾架时就不会打到水管。
轻拿轻放物件
在搬运家具、电器等重物时,一定要轻拿轻放,避免直接在地面上拖拽。可以在家具底部安装橡胶垫或滑轮,减少与地面的摩擦和损伤。对于容易碰撞墙面的物品,如椅子、桌子等,可以在其边角贴上防撞条,既能保护墙面,又能防止家人不小心撞到受伤。
元
元